公益
关于海南网频道 > 正文
2009-01-19 05:55:43 来源:海南媒体网  繁体 复制  

  难忘2008

  (作者:符国芳)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寻常的一年,今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重大损失。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近7万人民群众在地震中遇难,举国同哀!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代表队取得了金牌总数冠军,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体育最高领奖台上。9月,中国爆发了“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给我国奶业带来了致命打击。然而,就在金秋10月,中国发生了三起举国震惊的学生杀死老师的骇人听闻事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校园”杀师门”事件回顾

  10月4日晚自习时,郝旭东(男,23岁,忻州市静乐县人)老师在教室中巡视,当走到李的座位旁时,李从书包中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弹簧刀,突然朝郝老师腹部猛刺一刀。遭到突然袭击后,郝老师立即忍痛跑到教室门口,但被李追上,又连刺两刀,郝老师在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一名31岁的女教师,在做家访时被自己的学生掐死。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发生建校50多年来首起暴力案件,法学院教授程春明被政管学院一名大四男生在课堂上砍死。此等犯罪“碰巧”出现在法治教育气氛最浓厚的法大,真让人瞠目结舌!

  我国的教育为何出现这样的悲剧?

  在百度里输入“学生杀老师”,找到相关网页1,080,000篇。尽管这三起案件在全国范围也许只是个案,但已是今年一个月来中国发生的三起针对教师的凶杀案,作案者均为学生,其中包括了中学生和大学生。这三起案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为不幸殉职的老师同情,更为手段残忍的学生愤恨无比。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学生到底怎么了?老师到底怎么了?对于非教育界的人士,尤其是父母来说,也许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教师是否因采用了惩戒、甚至变相体罚的手段来教育学生,以至令学生怀恨在心,并酿成惨祸?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品行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严师就能出高徒?

  朔州”杀师门”事件其班主任对其管理较为严格,导致其产生了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做出了违法犯罪行为。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赏识和激励教育,传统教育中的“严师出高徒”受到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甚至有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无条件否定教师惩戒权,把教师的惩戒与个别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等同起来。

  事实上,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抵触的心理,它与人的本性并存,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遵守纪律约束、不听从他人劝告等,都是抵触心理的表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育或引导青少年时我们应该更多的是采取激励和劝导的方式,让他们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等。对于青少年来说,或许“体罚”、“变相体罚”的惩戒教育是起到相反作用的。在赏识教育等外在因素不起作用的前提下,我们适当的使用“体罚”,能使学生的内在因素发生作用,自觉抑制自我的过分膨胀。通过惩戒,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让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一种敬畏心理,把教师对他的惩戒内化为心中的一把“尺”,处处衡量自己的行为。因此,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的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久而久之,都变成了让人说不得的“小皇帝”,目中无人的“小霸王”。

  “杀师门”事件为何频繁发生?

  几年前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杀死了学生,老师强奸了学生,老师猥亵了学生的新闻。而今年出现最多的是学生杀死老师。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也让我们引起了对当前教育体制下被压迫学生起来反抗的同情。在学校,老师就像山中的“老虎”,只要学生犯了错,老师可骂,可打,更可以威胁,去做家访,要么请家长到学校来,要么告诉孩子的家长,孩子是如此的不听劝导,如此的难管。可悲的是,中国的家长向来是迷信于老师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回去之后对孩子又是一顿暴打。是不是学生“不听话”就只能用“体罚”或家访的方式来解决呢?这内外打压的漫长岁月怎能不引起“有意识有头脑”的学生反抗?学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用自己的方式打破黑暗杀死了老师,这是谁之过?

  然而学生起来反抗杀死老师,难道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吗?老师的行为只有用“死”才能诠释?这进步是否太过于悲哀和沉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观点:

  网友观点

  一位名为“大洋芋”网友说“教育没有错,中国教育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人"!是谁让现在的孩子都是以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高兴就可以不管他人的看法他人的苦衷,错的是谁让他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深思的不是教育,而是我们!”

  网友“夜雨孤城”:其实美国这样的大国校园里也经常有类似的案件发生,这并不能就代表我国的教育的失败,而是个人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网友“远方的思念”:什么事情不要等问题出来了以后我们再去找原因、去思考那已经晚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接受高素质的教育是我们每个做家长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容易给他们养成任性和一些不良的习惯。

  网友“一心想平淡”:我认为两方面都有责任,老师缺少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有的只是利用学生谋取自己的利益学生缺少家庭端正的教育使其对社会产生童话般的依恋,一旦发现现实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就接受不了,老师的教育正好成为了他的出气筒,他们就恨起老师了。

  网友“走在路上”的网友则这样说:“教育总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愿以后能越少听见这样让人心痛的消息。”

  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在眼下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否只是单纯的受害者,无须为此类事件承担任何责任?或许就上述三起案件来看,它的发生毕竟具有多重的诱发因素,不具备完全的标本意义。但这决不意味着,过失全在学生一方,是学生的心理偏执或社会风气的严重不良才导致这类事件的发生。恰恰相反,也许教师、家长必须承担更多的过失责任,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使用教育“问责”制度,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出台“过失罪”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杀师门”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古至今,老师是被称为最神圣的职业,发生在山西、浙江、政法大学三起校园”杀师门”事件引发社会对于教师职业乃至教育本身的深刻反思。针对这样的疑问,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负责人王定华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负责人的这番表态,对于教师工作有及时的指导意义。

  “杀师门”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人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是教育的失败”这样的观点,具体罗列了如今学校教育已经不是净土的一些例子,言下之意是老师被学生杀了,错在老师没有将学生教好。接着又有人指出了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滑坡,动不动就找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到家长身上,结果不仅仅家长反感,学生也反感,也终于激怒了学生——这还不是现代版的师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吗?

  “杀师门”事件首先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该如何相对客观地看待教师的付出,教师不需要在一年的某一天接受讴歌,教师只需要在一年的每一天都能获得公正的评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教育目的是就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提高我们国家的竞争力。我们的教育界应该从这三起”杀师门”事件引以为戒、制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教育制度,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实现师生和谐的校园环境,构建起中国校园的美好明天!

  本网声明:海南媒体网发布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和摘编。

猜您喜欢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公益服务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公益活动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6-2024 www.haixi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ICP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3067700号 QQ咨询:162121489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海南网观点。刊用本网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海南网-海新网-海南在线-打造海南受欢迎有影响力的主流综合门户网站!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海南网  海新网  版权所有